组织开展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竞赛活动,利用暑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校外辅导站、科技小阵地、电子阅览室、校站园地、科普书屋和科技夏令营、科技竞赛、科研小组、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平台,充分发挥“五老”、科技辅导员、教师、家长及大学生志愿者在学生创作作品和实践体验活动中的指导作用,鼓励和引导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助力培养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

1.一件科技小发明或小制作:可从节能、环保、交通、城建、家居、废物利用、社会热点或生活学习中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想法、创意等方面入手,充分想象并创作一件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的小发明或小制作;(属制作类作品)

2.一篇科技小论文: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篇与科技实践活动有关的小科技解说性论文;(属征文类作品)

3.一篇科普文章读后感: 读一本科技书、一篇科技文章、句科技名言,或一位科学家的故事,把具体感受和启示写成一篇读后感;(属征文类作品 )

4.一幅科幻绘画:体现科学与环保、地球与太空、电子与机器人疫情防控、人工智能等科技内容,对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情景,展开想象的空间绘就成一幅科幻画;(属绘画类作品 )

作品以建设国家历史名城、乡村振兴、绿色生态环保新都市和高科技智能新城社区,体现有创意的美丽乡村、街道和校园展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和高素质市民新形象,推进农村、农业新发展以及科学养殖、种植新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作主题,展示和建设强富美高、美好家园的憧憬与情怀,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欢迎幼儿园小朋友参与科幻绘画类比赛。

本次活动从7月1日开始,9月15日截止。

1.作品必须是原创。由学生本人完成,也可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必须注明指导者姓名、职业),辅导教师或家长仅限1人。

2.作品严禁抄袭、剽窃,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3.往届作品一律不得再次申报(经过明显改进的除外);个人同类作品只能申报1篇(件),且跨类作品不超过2件。

4.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申报将不予接受,视为自动放弃。

制作类作品要附文字说明(500-800字)和外观图、结构图、原理图及完成的作品图,必须原创且有创意和实用性。

征文类作品以千字文为宜,小论文作品引用的参考资料必须注明出处,作者最多3人。

绘画类作品统一尺寸为54厘米×38厘米(4开),鼓励诗、文配画。严禁画面出现作者姓名。

5.投稿时请准确填写作者真实姓名、学校、班级(所在区、社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6.参赛作品按登录要求通过“金金网”【www.njggw.org】参与(具体投稿方法见附件)。

1.按征文类、绘画类和制作类作品分别设置优秀作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入选奖若干名。

2.设置活动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若干名。

3.对获一等奖学生作品的指导老师或家长给予优秀辅导教师或优秀辅导家长奖。

1.成立作品评审委员会,下设征文类、绘画类和制作类作品三个评审小组。

2.作品评审方法:通过网络推荐和初评,从全部来稿中选出入围作品提交评委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定各奖项名次。

3.今年制作类、征文类小论文作品继续与南京市创新大赛对接,10月中旬根据市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项目名额分配,推荐本次优秀作品参加第29届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4.所有等级奖作品在“金金网”和《娃娃与科技》展示发布;优秀作品和创新成果汇编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