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全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四新”行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岁末年关,天气寒冷,可在高淳区古柏街道团结圩螃蟹养殖基地里,正是一片火热的忙碌景象。备料、喂食、调节水质……三保村村民魏全头将全部精力放在蟹苗的孕育上来,以期春节后能有个好收成。
苏顺平是江苏平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名在建筑材料领域摸爬滚打40多年的“老兵”。在他的眼里,每一次建筑材料的革新,都见证居民安居梦的提档升级。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2020年12月31日公布了“十三五”十大优秀公共建筑工程评选结果,江苏大剧院、老门东等十大地标榜上有名。
“十三五”以来,秦淮区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增长,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落实落细,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标营门穿过明城墙,放眼左右皆是盈盈一泓碧波,这便是月牙湖。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伴着黑天鹅浮游水中,工人在养护水生植物,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几年的‘秦淮印象’越来越好,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干净,生活更舒服了。”正在湖边散步的居民王生说。
“十三五”以来,秦淮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径,完成352万平方米棚改任务、227个老旧小区的整治,惠及居民约8.7万户。同时,秦淮区积极破解建管矛盾:专业的物业服务对小区实现长效治理不可或缺,无物业老旧小区556个引进物业,实现了全区991个小区物业全覆盖;坚决整治电动车“飞线”充电以及楼道堆放杂物现象,在全市率先推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举报奖励举措;基本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秦淮正在实现精彩蝶变。